新北市即從前的臺北縣,共有 29 個區(qū)。因為好山好水,又有扎根許久的民族飲食文化,各種特色美食小店藏龍臥虎。新店、新莊、三重、板橋、蘆洲、北投、淡水等區(qū)和臺北市接壤,有些僅一河一橋之隔,有些更有捷運直達(dá),十分方便。在臺北探尋美食,不妨多走幾步,到這里探探地道民間美味。

臺北師大夜市
三分俗氣
最初得知這家居民社區(qū)中的小店,還是在美食家蔡瀾先生的電視節(jié)目中,夫妻老婆店主營江浙菜,先生在外招呼客人,太太在廚房里掌勺。蔡瀾介紹的白灼禁臠和砂鍋獅子頭讓人隔著屏風(fēng)都似乎聞到了香味般口水直流。
禁臠其實就是豬頸肉,相傳是晉元帝的隨從將豬身最美味的頸下一臠供奉給他。因為每頭豬只有一斤多的豬頸肉,可見極為珍貴。豬頸肉整塊用高湯燙過后再切片,粉嫩的肉色中可見分布均勻的油花,爽脆中帶著柔軟泛著甘香。蘸點店家自制的大蒜醬油,咸鮮甘甜味更復(fù)雜有層次。另一道看起來沒什么稀奇吃起來卻很震驚的是獅子頭,肥瘦比例適中,大小軟硬恰如其分,以高湯煨過后,出奇的鮮甜柔軟,令人驚嘆曹太太的火功一流,掌握得好精準(zhǔn)。

師大夜市
火瞳雞湯是要提早預(yù)訂的,因為必須煲足八小時。上桌掀蓋的一剎那,味道洶涌澎湃地竄入鼻腔中,金黃透亮的雞湯表面不一會兒就結(jié)起一層薄膜來。雞湯中還加入咸豬手、雞腳、火腿、豬皮一起燉,絕對真材實料,膠質(zhì)豐富到把雙唇都粘住了,一碗喝下去,是舒心暖胃的住家滋味。其他小菜也真讓人喜歡,春韭烘蛋可見曹太細(xì)致的刀工,切得韭菜末細(xì)碎卻大小如一,蟹黃澎湖絲瓜則外脆內(nèi)嫩,生菜蝦松可見只只彈性十足的新鮮小蝦仁,店家對食材精挑細(xì)選對廚藝精益求精的態(tài)度可見一斑。
好奇地問店主曹先生“三分俗氣”這有趣的店名因何而來,他不好意思地笑答:“因為向客人收錢,是件挺俗氣的事兒!蔽視囊恍,覺得三分俗氣之外那七分雅氣,才是令人喜愛的氣質(zhì)。
◇新北市永和區(qū)國光路 49 巷 8 號

琳瑯滿目的食材
上海小館
地道上海人千里迢迢跑去臺灣吃上海菜江浙菜聽起來真有點無厘頭,可飲食界前輩告知一定要去嘗嘗這家小店,倒是勾起我古怪的興趣要去探個究竟。不吃不知道,一吃還真嚇一跳。老板嚴(yán)選食材、手藝非凡,還帶著點自己的個性和想法搞搞創(chuàng)新卻也不走樣,著實叫我越吃越起勁。

生煎包也十分受歡迎
從來只聽過未嘗過、吃來層層驚艷的素?zé)S雀,軟嫩滑口紅潤油量的腐乳肉,鮮甜得可以吃上癮的嗆蟹,白綠相間的薺菜炒年糕,青蟹和粉絲共冶一鍋鮮美甘香的青蟹粉絲煲,軟爛入味的蝦子蔥燒烏參,用野生東星斑拆肉的干貝銀牙魚絲,用整條東星斑和大白蛤蜊大閘蟹熬高湯煨細(xì)白面的夢幻煨面,每道菜都透著好手藝和巧心思。
當(dāng)最后熱騰騰皮酥酥的蘿卜絲餅上桌的時候,我摸著已經(jīng)渾圓的肚子簡直要舉起雙手投降,可心里在暗暗起誓要努力吃下一個絕不浪費這已是難得一見的美味。
◇新北市永和區(qū)文化路 90 巷 14 號
(責(zé)任編輯:張欣瑜)